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下周开讲-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16 09:14:5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下周开讲

字体:

  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构筑了电影艺术对话的平台。第十五届电影节的电影大师班邀请到了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家贾樟柯,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和中国导演、演员、编剧姜文,他们下周将在京分享各自的创作经验。本届电影节大师班活动在官方独家售票平台猫眼进行售票。

  贾樟柯

  山河记忆,凡人絮语

  4月21日14:00-15:30,电影大师班将走进贾樟柯的电影宇宙,与这位时代记录者一同透过镜头聆听社会转型期的平凡絮语。

  贾樟柯以粗粝而诗意的镜头捕捉处于转型期的乡土廓影与都市街景。他始终坚持采取纪实美学风格——收纳方言乡音、采用非职业演员、拍摄社会实景,来呈现真实生活的质感,表达个体的喜怒哀乐。

  在他的电影里,观众看到了鲜活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普通人群:《世界》里在民俗园的全球仿制建筑物中“周游世界”的群众演员;《三峡好人》中千里周折乘船前来三峡寻亲,沉默寡言的矿工和护工;《山河故人》里儿时远隔重洋,多年之后踏上寻根之旅的儿子;《江湖儿女》中阴差阳错擦身而过,漂泊半生的恋人——这些微小的个人面对生活的奔流所发出的微弱叹息被贾樟柯的摄影机敏锐地捕捉,成为集体影像记忆。他2006年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六度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为世界瞩目,创造了属于中国电影的辉煌。

  伊莎贝尔·于佩尔

  冰河之下,自有暗涌

  4月23日10:30-12:00,影迷们将可以聆听于佩尔在表演中对于电影、艺术乃至人性的深刻理解,感受她细腻而又自由的表演风格。

  伊莎贝尔·于佩尔是当代世界影坛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到21世纪全球化格局下的跨国电影浪潮,这位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于好莱坞与欧亚大陆间游刃有余地穿行,以卓越的演技两次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两次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又在2016年凭借影片《她》接连获得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金球奖最佳女演员等奖项。

  于佩尔以独特的气质与多面的性格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演美学——以冷静自持之相,包裹汹涌澎湃之心。她擅长在眼波流转与细微举止之间,举重若轻地塑造着角色变幻莫测的心理挣扎,以惊人的可塑性游走于各类复杂角色之间。她与夏布洛尔、哈内克等大师长期合作,携手成就了多个影史经典人物形象,如《女人韵事》里坦荡无邪的玛丽,《冷酷祭典》中果断决绝的珍,《钢琴教师》里压抑分裂的艾丽卡,《她》中坚毅脆弱并坚持的米歇尔……她所饰演的女性角色都散发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她们常常陷入生活的泥潭,却从不嘶吼,表面平静如水,但水波之下却酝酿着无可估量的情感爆发力。

  姜文

  由演入导,风格立世

  在4月25日13:30-15:00的电影大师班现场,姜文将从自身创作经历出发,分享“鬼才导演”的银幕狂想曲。

  姜文以表演起家,无论是《红高粱》里的余占鳌,《春桃》里的刘向高,还是《让子弹飞》里的张牧之等,他塑造出了中国影史中许多极为经典、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自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执起导筒,镜头便化作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现实肌理,直指社会现象与民族性格的内在核心。他以姜氏幽默化解僵局,以超现实主义描绘世界,成为了观众喜爱的“鬼才导演”。他的作品数度入围各顶级国际电影节,让全世界的观众领略到其独特的中式幽默与鲜明的个人风格。

  枪声与笑声齐鸣,荒诞与幽默共舞。《让子弹飞》以幽默密集的台词、暗流涌动的人性博弈,一经问世便收获热烈反响。《一步之遥》他再次以诸如“这么着还是那么着”的个人独特话语化解“To be or not to be”的生存命题。可以说,他的作品往往让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又不禁顿足思考。这种巧妙平衡艺术表达与商业诉求的卓越能力,使得他屡次创造票房与口碑的双赢盛况。

  文/记者 肖扬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