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3月16日電 題:農資上門 農機進村 農技到田——江西打通春耕服務“最后一公里”見聞
新華社記者郭強、范帆、熊家林
黨員干部上門送種子、化肥,農機經銷商送農機、零配件到村,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眼下,江西春耕生產正大規(guī)模鋪開。作為南方產糧大省,今年,當?shù)匾崖鋵嵲绲痉N植意向面積超過1800萬畝,同比增長150萬畝。
糧食播面穩(wěn)定的背后,是基層打通春耕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努力。
農資上門:“農民不出門,農資送到家”
春耕前,江西新余市仙女湖區(qū)仰天崗辦事處港背村的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挨家挨戶為村民配送種子、化肥等農資,為疫情防控期間不便出門的村民們解了燃眉之急。
“政府派人把化肥農藥送到家,真是很方便!”村民張發(fā)根說。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在疫情防控中,江西嚴格落實“一斷三不斷”要求,協(xié)調落實農產品車輛通行證核發(fā),保障農業(yè)生產資料運輸暢通,全省儲備早稻種子3250萬公斤、化肥114萬噸、農藥2萬噸、農膜6萬噸,可以滿足春耕需求。同時,為減少村民外出和聚集,不少地方組織黨員干部為農民送農資上門。
“嚴書記,麻煩您幫我買400斤磷肥、300斤硫酸鉀、40瓶除草劑……”在江西南豐縣東坪鄉(xiāng)田溪村,黨支部書記嚴必勝放下電話,認真地將村民的需求列入農資產品代購清單。
嚴必勝說,今年,當?shù)赝瞥觥八娃r資上門”服務,村民只需通過發(fā)微信、打電話將所需代購的農資產品清單告訴村里,村物資采購小分隊成員便會安排專車采購送貨到戶,使村民足不出戶購買到農資產品,保障春耕生產所需。
“春耕突擊隊”“農資配送隊”“送肥隊”……在江西春耕一線,一個個奔走忙碌的身影,讓各地出現(xiàn)“農民不出門,農資送到家”的春耕圖景。
農機進村:“電話購農機,線上領補貼”
迎著春日暖陽,江西豐城市榮塘鎮(zhèn)種糧大戶熊國民開著拖拉機下田了。
“這是今年新買的,給經銷商打個電話,就送到了村口?!闭f起不久前電話買拖拉機的經歷,熊國民至今仍覺得很新奇。原來,今年春耕中,凡農民需要購買農機具、維修農機具等,只要通過電話或網(wǎng)上預約,豐城市農業(yè)農村局工作人員就會幫忙辦理好各種購機手續(xù),還提供送農機進村的服務。
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xiàn)在豐城。今年春耕前,江西各級農機部門主動對接本地農機產銷企業(yè),鼓勵他們提供送農機到村、送零配件到村等服務。
江西宜豐縣天寶鄉(xiāng)辛會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社長劉清泉也通過微信向經銷商選購了一批旋耕機、收割機,很快農機就被送到了合作社?!笆芤咔橛绊?,今年人工可能不好請,更要備足農機?!彼f,他準備再買幾臺施肥、打藥一體化的植保無人機,省時省力,生產成本還會下降不少。
江西還引導農民用手機App辦理農機購置補貼,減少跑農機部門交材料、驗農機的過程,做到“電話購農機,線上領補貼”。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曲瀨鎮(zhèn)種糧大戶曾善清購買了一臺旋耕機,通過手機App幾分鐘就在線辦好了農機補貼申請。“以前,來來回回交資料要跑好幾趟,現(xiàn)在在手機上就能辦好,真方便!”他說。
農技到田:“服務不斷檔,技術不掉線”
春耕前,江西南昌縣蔣巷鎮(zhèn)青年春耕突擊隊的農技員來到種糧大戶劉廷飛的綜合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指導他維修保養(yǎng)農機,推廣農業(yè)新技術。
“我正為春耕發(fā)愁,他們就來了!”劉廷飛說,現(xiàn)在種田必須推廣良種良法,今年他準備采用省工、省力的早稻輕型栽培新技術,繼續(xù)走科技種糧之路。
隨著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種田越來越成為一種“技術活”。為此,江西各地組織農業(yè)專家、農技人員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深入田間地頭,加大技術指導和服務力度,努力做到“服務不斷檔,技術不掉線”。
在江西高安市,當?shù)亟M織60余名農技人員、農業(yè)致富帶頭人、農村土專家組成“農技專家志愿服務隊”,走進全市299個行政村,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施肥、覆膜、種秧。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農民外出打工晚,早稻種植面積比往年增加了不少。”高安市村前鎮(zhèn)農技站站長謝嘉堤說,最近他們周末都在鄉(xiāng)下,做好春耕服務。
這些活躍在田間地頭的身影,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久前,江西撫州市組織5名“科技特派員”來到廣昌縣楊溪村,指導村民做好春耕生產。今年第一年嘗試種植50畝生態(tài)稻的村民王名英感嘆說:“真是送來了一場科技‘及時雨’,讓我對種好生態(tài)稻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