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脉动⑨:从“常来常往”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发表于:2025-04-17 09:14:25

新一季“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理响中国·以理服人|2025中国经济新脉动》,带你读懂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

外资外贸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衡量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外贸怎么稳?如何让更多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杨路本期解析。

当我们谈到企业“走出去”的典范时,浙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到吉利等制造业巨头,再到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浙商的成功,离不开浙江省对“地瓜经济”的大力支持。“地瓜经济”理论生动地将企业比喻为地瓜,强调要让地瓜的藤蔓延伸到全球,鼓励企业勇敢迈向国际舞台,在世界范围内汲取阳光、雨露和养分;同时,将地瓜的块茎深深扎根于本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推动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地瓜经济”堪称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典型缩影。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利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稳得住外贸外资?

稳外贸,贵在积极主动

近年来,我们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发掘外贸增量。当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容。与此同时,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约22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在个别国家寻求对华贸易脱钩的背景下,这充分体现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

中国外贸不光有韧性,还有不断增强的粘性。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640万辆,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南亚、南欧、拉美等地区落地生根,不仅向当地提供性能优良的产品,还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使他们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以前做外贸叫“常来常往”,现在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老百姓也从不断开放的外贸中受益。从“车厘子自由”到“榴莲自由”,这些曾经价格昂贵的进口水果进入了普通家庭的餐桌。从过去“海淘”的漫长等待,到如今保税仓发货的次日达,我们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跨境购物便利。这充分说明,开放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稳外资,重在贯彻落实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更大力度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其中许多举措正在落实。

比如,我们在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现在已允许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等8个城市,以及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2025年2月底,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落户开诊,国人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国际先进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建设开放平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其中的重要举措。除了大众所熟知的购物免税政策,实际上,海南自贸港在企业税收、跨境贸易、外商投资等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按照规划,2025年海南自贸港将封关运作,届时它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值得期待。

近期个别大国向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国际经贸市场持续遇冷,但投资中国格外火热。2025年1月,英国、韩国、荷兰、日本等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约324%、104%、76%和40%。“外资撤离中国论”不攻自破,各国用行动说明: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以扩大开放的春风,驱散保护主义的寒潮。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策划:车玉明 陈曙光 洪向华 刘加文

执行策划:肖阳 唐心怡 张晓琴

统筹:王云霞 杨柳 陈航 杨大志

编导:孙惠

制作:仇炳宸

设计:王亚婧